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01|回复: 2

原始社会的中国古建筑遗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8

主题

436

回帖

9061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9061
金钱
2661

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招标工程师安全评价师考试必过英语四级职称计算机职称英语西药设备师软考日语一二建建筑二建市政一建建筑一建市政

发表于 2024-2-7 15: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拉到二楼看原文链接。
原始社会的中国古建筑遗址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
                                        ——《墨子·辞过》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韩非子·五蠹》
“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孟子·滕文公》
“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
                                        ——《礼记·礼运》
有木师生
有有:木木老师,今天讲文言文?
木木:今天由文言文引入,讲讲我国原始社会的古建筑遗址。
有有:遗址?一直有个疑问,遗迹和遗址有什么区别?
木木:遗迹,指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如遗址,墓葬,灰坑,窖穴,岩画等。一般指体积较大或不可迁移的物体。其中遗址包括古代人类的居住基址、军事设施基址、生产建筑遗存和生活建筑遗存等。
有有:原来如此。我要用个小公式加深记忆:
遗址⊆遗迹
木木:聪明如你,机智如你,智慧如你。
有有:木木老师,上面列出的这四句古文,一定是想告诉我什么。
木木:是的,送你张图。先结合图片自行体会下吧。
图片源自网络


木木:接着请听我举例子,开启今天的课程。
01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
距今约六七千年


干阑式建筑早期代表
最早采用榫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
发现圆桩、方桩、板桩以及梁、柱、地板之类的木构件


排桩显示至少有3栋以上干阑长屋
长屋的不完全长度有23米,宽度7米
室内面积达160平方米以上
采用干阑的构筑方式
排桩 图片源自网络
长屋复原想象图 图片源自网络


      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时代,只能用石、骨、角、木等原始工具,这些构件居然做出梁头榫、柱头榫、柱脚榫等各种榫卯,有的榫头还带梢孔,厚木地板还做出企口。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房屋榫卯
选自侯幼彬《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


出土榫卯  图片源自网络
      榫卯的出现,奠定了我国古建筑木作的接合方式,后期也影响到石作。


02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晚期
仰韶文化遗址   母系氏族
黄河流域穴居代表
已发掘面积南北300余米,东西200余米
分为三个区域:
南——居住区(有46座房屋)
北——墓葬区
东——制陶窑场
周边有壕沟环绕,住房围绕广场布置
半坡聚落复原想象图 图片源自网络


房屋的平面有长方形和圆形两种


墙体多采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的做法
屋顶往往也是在树枝扎结的骨架上涂泥而成
地面方形房屋及柱洞 自摄


柱洞加工示意图 自摄


半地下方形穴居 自摄


半地下圆形穴居 自摄


为了承托屋顶中部的重量
常在室内用木柱作支撑
柱数由一根至三四根不等
说明木架结构尚未规律化
无规律的柱洞 自摄


推测柱子与屋顶承重构件的连接是采用绑扎


室内地面、墙面已经做了简单的防潮处理
采用的办法是用细泥抹面或烧烤表面使之陶化
铺设木材、芦苇等作为地面防水层的
室内备有烧火的坑穴
大型的连通灶 自摄


      到仰韶末期,出现了柱子排列整齐、木构架和外墙分区明确、建筑面积达150㎡的实例,表明木架建筑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先后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紧接着母系氏族社会的仰韶文化之后就是父系氏族社会的龙山文化。
03
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房屋遗址
出现双室


“吕”字形平面
龙山文化的住房遗址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
出现了双室相连的套间式半穴居
平面成“吕”字形
内室与外室均有烧火面,是煮食与烤火的地方
外室设有窖穴,供家庭贮藏之用
套间的布置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
室内地面上涂抹光洁坚硬的白灰面层
起防潮作用
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房屋遗址平面
选自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
知识点:
穴居的发展变化:原始横穴(利用坡地削出崖壁,横挖窑室)、深袋穴(穴居向地下呈袋装)及半穴居(部分地下,部分地上),最终发展为地面建筑。
选自杨鸿勋《中国古代居住图典》


04
郑州大河村遗址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地面建筑向多间型演进
    遗址规模庞大,是仰韶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
遗址建筑为地面建筑,分为四室
F1、F2为结构相连的建筑,F1内带一套间
后增建F3,再增建F4,两次增建跨度递减
杨鸿勋复原图


       遗址大部分墙体还保存一定高度


最高达1米左右
此房屋未见大柱洞
采用的是木骨泥墙
即在墙基沟嘈中立木排柱
排柱间用苇束填充
并以横木棍或苇束扎结固定
内外侧抹草泥面层
并经烧烤成硬面二地面为沙质土抹光烧烤
屋盖为椽木上施泥背屋面
郑州大河村遗址平面及复原想象图
选自潘谷西《中国建筑史》
05
辽宁西部建平牛河梁女神庙遗址
最古老的神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8

主题

436

回帖

9061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9061
金钱
2661

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招标工程师安全评价师考试必过英语四级职称计算机职称英语西药设备师软考日语一二建建筑二建市政一建建筑一建市政

 楼主| 发表于 2024-2-7 15: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始社会的中国古建筑遗址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1#wechat_redirect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9

主题

3672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VIP

积分
13034
金钱
3936

优秀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宣传达人我是GG助理工程师/经济师高级工程师突出贡献正高级工程师/经济师文物保护工程师灌水之王工程师天蝎座二建建筑常来看看

QQ
发表于 2024-2-14 10: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文物保护工程师考试论坛 ( 闽ICP备19014733号 )

GMT+8, 2025-5-3 06:58 , Processed in 1.097778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