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你肯定不会再记错台基石构件名称了!
https://mp.weixin.qq.com/s/P-cBJeZp6FA-mqoguSxGrw
原创 哲匠之家
看不到图片的,打开上面链接查看。
感谢网友 铁锤 分享消息。
内容导读 中国的建筑文化有着数千年的积累,其中,瓦石作为其中重要一部分,这些石构件种类很多,名称很多,小编翻看刘大可老师的《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将石构件种类和名称,使用部位整理如下。仅台基上的石构件就分为:土衬石、陡板石、埋头石、阶条石、柱顶石。今天将这些解释如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土衬石 土衬石:是台明与“埋身”的分界,既是台基石活的首层,也是台基埋身的最后一层。 2 陡板石 陡板石:台基石活的第二层,陡板外皮与阶条外皮在同一条直线上。陡板的两端也可以做榫,用以相互连接并与埋头角柱连接。 3 埋头石 埋头石:又叫埋头角柱,位于台基四角。 出角埋头:位于阳角转角处的埋头。 入角埋头:位于阳角转角处的埋头。 单埋头:指转角处用一块埋头的。 厢埋头:指转角处用一块埋头的。 混沌埋头:宽与厚相同的埋头 如意埋头:混沌埋头的别称 琵琶埋头:厚度为1/2-1/3本身宽的埋头。
4 阶条石 阶条石:台基最后一层石活的总称。每块石活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又有不同的名称。 好头石:又叫横头,位于前、后檐两端的阶条石。因其“头”露明须做好面,故称好头。 联办好头:好头与两山条石合并制作而成,是极讲究的一种作法。 两山条石:山墙侧的阶条石 擎檐阶条:重檐建筑平座上的阶条石,楼房建筑二层以上的阶条均可叫擎檐阶条。 月台滴水石:月台上与主体建筑台基相挨部分的阶条,由于处在屋檐下,因此称为滴水石。
5 柱顶石 柱顶石:位于柱子下面,用以承托柱子。
鼓径:柱顶石上高出的部分叫做鼓径。 平柱顶:不做鼓径的柱顶叫做平柱顶,平柱顶仅见于做法简陋的小式建筑及地方建筑中。 套顶:中间有一个穿透的孔洞的柱顶叫套顶。孔洞的大小根据柱子插入部分的粗细确定,既可按柱径凿出,也可比柱径略小。套顶下还可再放置一块石活,叫做套顶装板石或套顶底垫石。也叫“暗柱顶”或“哑巴柱顶”,柱子从套顶石穿过,立在底垫石上。 爬山柱顶:用于爬山廊子。爬山柱顶的上面应做成倾斜面,并应凿做管脚或插杆,必要时可做成套顶。 联办柱顶:两个相挨的柱顶用一整块石料制成,叫做“联办柱顶” 异性柱顶:指用于非90度转角处的柱顶,也泛指其他不常见的柱顶,如联办柱顶、爬山柱顶等。 6 石须弥座式台基 石须弥座式的台基多用于宫殿建筑,有时也用于一般大式建筑。石须弥座由下列分件构成:衬、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和上枋。如果高度不猛满足要求时,可将下枋和上枋做成双层。必要时还可将土衬也做成双层,但应有一层土衬全部露明。坐落在砌体之上的须弥座,可不用土衬石。 须弥座的各层高度比例:须弥座全高一般为1/5-1/4柱高,特殊情况可斟酌增减。在这个总的高度范围内,一般将全高定为51份。各层所占份数有一定的规律。在须弥座的各层之中,圭角和束腰可再增高,但增高所需的份数应在51份之外另行增加。须弥座各层的比例为一般规律,可做适当调整,调整时,一般应遵循:1.圭角和束腰的高度应基本一致,并应在各层的高度中最厚,2.上枋应比下枋稍厚3.上下枭的高度应一致,并应在各层高度中最薄。
|